钢铁业:砧板上的煎熬
这似乎是继钢贸危机之后,另一场正在蓄积的风险。钢铁主营业务纷纷报亏,贷款成为一些钢厂撑下去的主要动力。7月19日,杨思明对本报说,“有的企业亏得厉害,长期亏,亏到最后,银行不支持,只要收它贷款,它就倒闭。不收贷款,就是银行倒霉。最后的输家不是钢厂就是银行。”而目前,亏损几个亿的钢厂多得是,而大部分的钢厂都在硬撑。“撑吧,这是唯一的办法”。
作者:张向东 | 1306浏览 2012-07-21铁矿石近亿吨库存压港 业内称钢贸商存崩盘风险
铁矿石港口库存连续5周加码,逼近1亿吨高位;同时,不少钢厂还减少了协议矿的采购量,转向更为灵活的现货矿。近期,上述“叠加”现象引发各方担忧。部分业内人士甚至担心,这些投入了大量资金却少人问津的铁矿石,可能导致矿石贸易商崩盘。
作者: | 1403浏览 2012-07-20铁矿石价格预期并不乐观难挡钢企海外寻矿的热情
中国钢厂对于铁矿石资源的渴求,从近几年不断海外寻矿的过程中就可见一斑。以宝钢、首钢、鞍钢等大型钢厂为首的“中国军团”不断在海外拓展铁矿石投资的触角。据悉,宝钢目前已经通过海外投资每年获得1600万吨铁矿石。
作者: | 1569浏览 2012-07-19国际市场铁矿石均价将比去年下降16%
据LCA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今年国际市场铁矿石的平均价格将比去年下降16%,回落到每吨140美元左右,低于2年前的每吨147美元,但比2009年每吨80美元仍然要高得多。
作者: | 1502浏览 2012-07-19国产铁矿石如何制衡国际矿价?
国产矿是制衡国际铁矿石市场的主要力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应该尽可能降低开采成本,增加铁矿石市场供给,发挥国产矿的制衡作用。目前情况,可以有选择地支持铁矿石开采,建议降低主产区企业的开采成本,扶持河北、辽宁、内蒙古等产区的铁矿石企业,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开采的规模化水平。
作者: | 1888浏览 2012-07-18铁矿石近亿吨存货压港 贸易商崩盘风险积聚
一方面是近亿吨矿石堆放在港口“无人问津”,另一方面是银行高额的资金成本压力,让这些曾经通过“囤货”和“出货”赚得“盆满钵满”的铁矿石贸易商,真正体会到了进退维谷的“尴尬”。
作者:杨烨 | 1519浏览 2012-07-18国际原材料暴跌现前兆
2008年,国际大宗商品呈现出一轮过山车行情,而如今,这种情形再现。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一些投资者对所谓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提出质疑。日本的《选择》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是资源行情“暴跌”的预兆。
作者: | 1597浏览 2012-07-17中国铁矿石进口来源趋向多元化
澳大利亚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阿特拉斯(Atlas)正式成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会员。随着中国邀请越来越多的独立中小矿商加盟铁矿石现货平台,未来三大矿商在中国的铁矿石市场份额将由目前的大约40%降至25%左右。
作者: | 1830浏览 2012-07-17铁矿石市场再现供需博弈 钢企呼吁长协定价
“铁矿石定价周期缩短,是大势所趋,要想重新回到年度定价是很难的。”徐勇波认为,铁矿石价格易涨难跌,如果铁矿石回到牛市,那么长协机制将对钢厂更加不利。目前铁矿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买方在交易方式上寻求变化,也说明双方之间的博弈加剧。但国内钢厂根本不具备三大矿山的市场垄断地位,定价机制是否改变,本质上还是由矿山说了算。
作者: | 1593浏览 2012-07-15进口铁矿大跌难止行业亏损 宝钢宣布再降价
铁矿石带来的高昂成本一直是国内钢企心头之刺,国内钢铁行业的亏损,也常被归咎于铁矿石等原料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吞噬。 如今,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铁矿石进口在今年6月份出现量价齐跌。记者采访获悉,从去年8月份到昨日(7月12日),我国进口矿价跌幅达23%,大于同期钢价跌幅(17%)。
作者: | 1691浏览 201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