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价格将由矿商说了算
2010-03-24 | 新华日报 | 2927浏览
在新机制下,年度固定价格基准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季度定价的方式,价格变动会更加频繁。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旦日本钢企与矿山达成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即使中方不接受,钢厂在商业谈判中可能也会妥协。
将与中国现货价格挂钩
中钢协负责人表示尚未接到日本方面的通报。但业界人士判断日本钢企与矿山目前已经就采用新的定价机制达成共识,只是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进行最后的谈判。日本媒体称,该协议将实行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短期合约,取代以往实行年度合同的铁矿石定价体系。
分析师认为,日本钢厂因需要时间劝说汽车等主要钢用户接受矿石季度价格。此前淡水河谷要求实施现货定价,寻求涨价90%以上,这样各大钢厂的生产成本必将增加,问题是如何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下游用户。按目前的情况看,受到召回门事件冲击的丰田等日本汽车厂家很难接受季度钢供应协议。
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日本没有钢铁现货市场,全球只有中国拥有交易量巨大的铁矿石现货市场,这样达成的价格标杆必须取决于中国市场的波动。去年4月,南京钢铁集团首席执行官杨思明就公开表示,铁矿石价格如果引入一种季度定价方式,那么基准将与中国钢材价格挂钩实行浮动。
中国钢铁业将全行业亏损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国钢企在收到淡水河谷要求涨价80-90%的通知函中,淡水河谷要求钢企限时回复是否答应,如不同意则长协合同无效,如同意将根据新的价格向中国钢企发货。虽然多数钢企不愿提及此事,但在极度弱势的情况下也只能签订“城下之盟”。
“如果不同意,你的长期供应合同就没有了,而国内有更多的钢厂在排队等着和它们签长期供应合同。”该人士说。
而涨价80-90%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因为如果按照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定价方式测算,澳矿进口到岸价格将达到每吨143.8美元,除去运费,相当于去年日澳达成的长协价格的2倍多。如果今年矿价大幅上涨80-90%,将给我国钢铁企业带来极大困难。按照工信部计算,中国钢铁业将面临全行业亏损。
另有钢企人士表示,除了淡水河谷发函外,另外两大巨头力拓公司则是不给钢企发货,必和必拓公司则是按其指数定价机制向钢企供应铁矿,三大矿山施展的各种手段都是在瓦解长协基准定价体系。
国内铁矿石现货价格在消息刺激下,22日午后报价已攀升至150美元/吨,港口提货价已超过1100元/吨,创下一年多以来的新高。
钢价涨将传导到下游产品
一家大型国有钢企高层表示,一旦基准长协定价机制取消,改用季度定价,大钢企在成本方面将没有优势,生产规模越大控制经营效益的难度可能越大,钢企只能通过涨价的方式消化成本压力,这对汽车、家电、机械、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的承受能力也是一个考验。“国内整个用钢产业链都会产生剧烈波动的风险。”
一些没有从三大矿山采购长协铁矿石的中小钢厂则认为:“只要谈判结果确定,大涨小涨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公司有进口铁矿石资质,但能从三大矿山拿到长协矿的量很小,基本只能从现货市场采购,所谓水涨船高,就算现货涨到150美元我们也一样买,只要钢材客户能承受涨价。”
更令人担心的是,季度价格很可能成为最终指数定价的过渡。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比起经营矿山,三大矿山更像是金融炒家,通过操纵指数定价来炒作铁矿石对他们来说简直易如反掌。中国乃至全球钢铁行业的利润都将被上游矿山牢牢控制。”
中国反对任何形式垄断行为
德国最大钢厂发言人昨日拒绝置评当前与全球头号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的价格谈判是否按季度议价。他说,“我们仍在谈判,到目前还没有达成任何合约。” 但欧洲钢铁联盟稍早表示,将要求欧盟反垄断监管当局调查淡水河谷是否滥用自己的市场主导地位。
昨天,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希望继续坚持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使铁矿石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坚决抵制和反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
贾银松说,铁矿石谈判属于企业行为,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由宝钢代表行业开展对外铁矿石谈判工作。我们希望坚持从长远利益出发有利于买卖双方的长协定价机制,使铁矿石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避免大起大落,避免流通过程中的过度炒作行为;坚决抵制和反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任何形式的垄断行为,共同遵守国际铁矿石贸易的基本规则,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推动钢铁行业上下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而中钢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钢铁产量供过于求的局面看,如果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必然会使很多钢厂因亏损而减产甚至停产。铁矿石的需求也会随之减少,这对于三大矿山也不是好事。“三大矿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杀鸡取卵’。上下游本身是唇齿相依的合作关系,三大矿山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取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