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资源争夺激烈 四举措或助力突围
2010-01-07 | 慧聪建材网 | 9882浏览
争取铁矿石谈判主动权
历史上,铁矿石价格谈判体系已经形成惯例,就现在的铁矿石价格谈判而言,一般由欧盟,日本,中国各派代表参与到年度的价格谈判中,只要三大铁矿石巨头与其中任何一家达成协议,则其他各方均要接受此定价。
2008年大规模爆发的全球经融危机,使得世界铁矿石消费大为下降,三大矿山罕见的处于空前的危机之中,在2009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中,中方一度不接受两拓降价,最后,整个09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一直没有结果,可谓无果而终。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主动权,虽然受到铁矿石高度垄断的影响,但实际上,三大矿山占比也仅仅为七成左右,印度,南美,非洲,仍有大量的铁矿石可供利用。09铁矿石价格谈判以各方的互不妥协收场,无疑是中国钢企争取铁矿石价格谈判主动权的重要一步,未来而言,虽然铁矿石价格谈判,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年的铁矿石供应形势,然而最大限度的争取之,仍然是必要的行为。
开拓新矿源,孤立三大矿山
据铁矿网资料,2009年,我国除从三大矿山进口铁矿石之外,包括印度,南美,非洲,甚至紧邻朝鲜,都曾出口铁矿石给中国。此外,历史上一直和中原王朝联系紧密的蒙古,以及西北的中亚地区,受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铁矿石潜力很大。此外,南美(巴西除外),非洲也有大量的铁矿石资源。近期盛传的南方名企收购智利矿山,便是国内企业发力开拓新矿源的重要一步。
由于我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普遍良好,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多处于发展中状态,其引入外资,出口资源性产品的倾向非常明显,这对国内企业来说,无疑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开拓新的矿源,不仅增加了进口的渠道,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三大矿山嚣张的气焰,对国内钢企争取铁矿石价格谈判的主动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国内矿山,扩大自主产能
我国本土矿山普遍存在着品质低下,开发难度过大,开发对环境污染严重等许多问题,尽管如此,在国际铁矿石价格扶摇直上的情况下,适可而止的去开发自有的铁矿石资源,仍是非常必要的行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山在不断增加,政府应当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适当的倾斜,但切忌急功近利,不顾后果的粗放型开采。
相比进口铁矿,国内铁矿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运费上,国内钢铁企业较为分散,国产铁矿石不仅不需要巨额的海运费用,也节约了大量的内陆运输费用。
优化钢铁行业结构
优化钢铁行业结构,淘汰落后无效产能,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减少无意义的竞争。提升行业水平,减少附加值较低的钢铁产品出口,可以有效减少铁矿石进口量。减少铁矿石进口企业数量,有效降低进口铁矿石的“内讧”。发展期货交易,建立铁矿石配送中心,在铁矿石价处低位时,储备矿石,处高位时抛出平抑矿价,增加我国谈判定价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