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现货平台频现零成交 因钢厂延迟收货
2012-06-07 | | 1419浏览
自5月8日以来,中国铁矿石现货平台上线已过半月,但并没有迎来预期中的高频交易。最新数据显示,上线以来,不仅成交惨淡,连交易申请数量也逐日下跌。
零成交频现,各大港口成批积压铁矿石重压心理防线是重要原因之一。
实际上,面临着交易惨淡的并不止铁矿石,很多大宗商品最近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钢市不济 钢厂延迟收货
由于国内的经济现处于下滑、放缓的状态,对原材料的需求也随之放缓。国内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的青岛港,铁矿石堆积成数以百计的小山,并渐渐堆到了街上。在中国一些铁矿石进口港,那里的铁矿石堆成数以百计的小山,并渐渐堆放到有“谷物储仓”标识的地方,甚至堆到了街上。而上海海关保税仓库铁矿石库存也比7400万吨的平均水平高出约三分之一。由于下游方将收货期延长,所以供货商不得不将铁矿砂堆放在仓库。
未被接收的铁矿石会被招标出售。过去平均每周会有2船~3船铁矿石招标,现在已经上升到5艘左右,这导致了铁矿石价格迅速下跌。截至5月18日,天津港口进口62%的铁矿石含量价格已经跌至131.3美元/吨。
据新华社5月22日发布的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截至5月21日,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为9803万吨,周环比增加21万吨。
从去年底到现在,我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压港严重已经持续半年时间,由于钢市不济,许多钢厂要求铁矿石推迟出货,宁可为此付出违约金。
大宗商品数据下跌 经济不景气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个月里,铜库存下降3.5%,降幅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铜库存的周转时间过去仅为1~2个月,但现在平均为6个月或更长。”上海洋山港保税仓库一位经理表示,“库存下降的速度非常慢。”
数据显示,作为此前与原油价格一样坚挺的铜价5月份以来已累计下挫近10%,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铜每吨跌破8000美元大关,回到每吨7500美元附近;国内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期铜价格每吨则跌破了5.5万元关口。
铜和原油等龙头商品的下跌,至少可以从需求端说明,全球经济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弱,同时也反映出全球经济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