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为何竞相遭“炒作”
2011-06-27 | | 1896浏览
原油、金银、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今年年初以来,在投机资金推动下,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不断强化,市场波动幅度也呈加剧之势。
上半年,国际贵金属市场上白银价格走过一波过山车式的行情:到4月底,银价在短短3个月内暴涨至每盎司近
50美元,涨幅达80%;此后银价急速下探,几周便跌去30%。放眼望去,银价这波行情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生动写照。
价涨价落,玄机何在?炒,是业内人士频频提到的关键词。
原油
剧烈震荡,不确定因素增多
上半年油价走势犹如抛物线,开年后一路上行,到4月创下两年多高点后掉头急剧下挫,如今又回到2月中旬水平。分析人士称,地缘政治、日本大地震、希腊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复苏放缓以及投机资金等成为主因。
进入6月,希腊债务危机不断升级导致欧元下挫,进而推动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跌。业界一家石油经纪公司总裁雷蒙德・卡本说,目前油价已回到每桶92至102美元区间,短期内还将进一步下探至每桶84至88美元区间。他还表示,正如国际能源机构最新公布的《原油市场报告》所说,下半年原油需求将因驾车高峰以及取暖需要而有所增加,日本重建也会拉动原油需求,油价有望反弹。
分析人士表示,希腊债务危机如何演变以及美国经济复苏能否延续都给原油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美国奥本海默基金总经理李山泉说,美国经济数据不尽如人意,目前又面临调整债务上限问题,第二轮量化宽松之后的政策走向不明,这都给原油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
粮食
涨势难消,可能再创新高
受去年极端天气、投机资金和生物燃料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粮价于2011年年初冲上2008年以来新高。除玉米价格在今年上半年呈震荡上升局面外,大豆价格也维持高位盘整。相比玉米和大豆,目前全球小麦库存较为充裕。此外,俄罗斯解除粮食出口禁令令全球小麦供应进一步扩大,小麦期价在年初触及高点后出现震荡回调。
芝加哥荷兰银行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副总裁泰德・戈尔认为,目前粮食市场金融化十分严重,原来市场内仅有粮食交易商,价格变动基本遵循供需基本面。而当粮食成为众多投机基金旗下资产组合中一部分之时,对于基本面毫不关心的投机基金会根据场外因素进行买卖,因此与金融市场一样,“预期”成为重要的决定因素。
美国农业策略公司总裁丹・巴斯认为,如果俄罗斯农作物出现减产或是不利天气延续令美国农作物产量损失成为定局,市场目前积聚的忧虑情绪和投机势力借天气炒作将迅速转化成下一轮恐慌性买盘动力,届时国际粮价再创新高并非没有可能。
金银
走势分化,因保值成追逐热点
与黄金相比,投资者“新宠”白银价格凸显了市场的波诡云谲。
年初,黄金经过回调自2月进入上涨通道,并在4月下旬突破每盎司1500美元。此后金价短期下跌,6月受希腊债务危机升级影响又再次上涨。眼下金价维持在每盎司1539美元附近,较1月28日上涨近18%。
银价1月短期调整后于2月开始上涨,3个月后暴涨至每盎司近50美元,涨幅达到80%。但随后银价暴跌,短短几周内跌去30%。6月银价进入盘整,目前维持在每盎司36美元附近。
分析人士表示,金银价格走势与美国货币政策、欧债危机以及新兴市场通胀形势密切相关。美联储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流动性涌动,一方面引发通胀担忧,凸显黄金等贵金属传统保值作用,成为市场追逐热点;另一方面又造成大量投机性资金,加剧贵金属涨势。
金属
震荡上扬,为下轮涨势积蓄力量
金属市场出现波动。与年初相比,除铝价小幅上扬外,其他金属价格均有所下降,其中镍和锌跌幅更是超过10%,从长期看,价格不会以平滑曲线上升,但长期牛市前景不会改变。
今年上半年金属市场呈现先扬后抑局面,年初时延续过去两年来快速增长势头,铜、锡、铅等金属价格不但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甚至一度触及历史最高价位。但之后主要金属价格冲高回落后一路下行。
分析人士表示,金属价格过去两年大幅上涨,这导致大量投资者涌入市场。投资者对经济数据更为敏感,短期建仓和平仓行为加剧了市场波动。但从交易量看,投资者对市场前景抱有信心。
从需求看,全球对金属的需求仍将保持复苏势头,大部分金属库存将减少。在供应方面,长期投资不足和矿石品质下降将给供给带来负面影响。此外,美国宽松货币政策也对金属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上半年金属价格冲高回落为市场调整行为,也是在为下一轮涨势积蓄力量。
铁矿
高位运行,“盛宴”不可持续
今年年初以来,尽管受到日本大地震、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数据欠佳等因素影响,国际铁矿石价格维持强势。铁矿石价格一直保持在每吨160美元上方运行,2月更是一度逼近每吨190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铁矿石的需求强劲,成为铁矿石价格持续走强的重要因素。不过,从长期看,产能扩大以及新兴经济体调整增长方式可能刺破矿业巨头暴利泡沫。
澳大利亚帕特森证券公司中国业务首席代表李乃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对矿产品需求巨大。他预计,今后5年到10年铁矿钢铁行业“上游暴利、下游微利乃至亏本”的局面不会发生逆转。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长期看,眼下铁矿石“盛宴”不可持续。前澳大利亚政府贸易谈判代表、现任澳大利亚ITS国际贸易咨询公司执行董事的艾伦・奥克斯利说,任何矿业繁荣期都有尽头。如果澳大利亚等矿业大国看不到这一点,那将是风险所在。矿业繁荣已带来澳元汇率飙涨等问题。伴随产能扩大和新兴经济体需求下降,铁矿石价格几乎肯定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