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决心已定:打破铁矿石垄断
2011-06-13 | 路透社《阳歌专栏》 | 2537浏览
中国“决心已定”:大幅增加国内铁矿石供应
中国目前在稀土生产与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主导地位反应了北京方面的一大决心:成为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头羊。中国业已提供了一系列慷慨补贴及其他政府扶持政策。它的下一个目标、也是外企特别关注的领域,那就是:战略意义重大、但科技含量不高的铁矿石。任何对钢铁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现在的铁矿石生产由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与力拓等海外企业主导。每年中国钢铁企业谈判新的供应合同时,海外主导地位都让北京痛苦不已,铁矿石成本逐年攀升。为结束这种状况,北京下定决心大幅增加国内铁矿石生产,成全球头号供应国,以满足国内建筑与基础设施行业的迫切需求。据当地媒体报导,中国拟到2015年打破海外矿企的垄断地位,措施之一就是实现国产矿年产达15亿吨--比目前产量增加近50%。同时,北京方面还在推动国内矿商2015年前实现海外铁矿石的权益矿达2亿吨。专家分析称如果顺利达标,到2015年中国对外矿依存程度将从去年的63%降至42%。那麽,它到底行得通吗?我的答案是“YES”,这显然能够削弱国际矿业巨擘影响力。中国拥有丰富的国内资源来达到这一目标,而且过往案例证明对于钢铁等关键行业,自足问题胜过任何经济问题,比如说实现自足所需的成本等等。而且,海外与国内地方政府应该都不会带来任何阻力,因海外政府基本无法抱怨此类国内计划,而地方政府必然欢迎当地获此类新投资。
一句话:中国计划降低对外矿的依存程度,成功机率几乎100%,这将削弱力拓、淡水河谷与必和必拓等国际大企业的影响力。
备注:“中国决心已定”是我推出的迷你专栏栏目,主要探讨中国宏观产业政策动向、成功机率及对业界企业的潜在影响。
大众汽车“南方战略”加速
德国大众汽车进军中国南方市场的努力取得重要胜利,其计划在南方建一个20亿美元合资工厂的项目获中国政府批准,这对于努力想将本土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的中国来说,此举也有重大意义。据《中国日报》报导,在拖延了一年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终于获批。一汽大众此款电动车品牌定名为“开利”,满足了自主品牌等相关要求,因此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对于大众来说是其前进的重要一步,大众通过与一汽和上海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大部分市场已有良好发展,但其在富庶的中国南部市场却乏善可陈,日系汽车厂商、比亚迪和广汽集团等当地汽车厂商目前主导南方市场。从更广泛义的意义来说,批准合资工厂,说明中国政府希望能利用外资汽车生产商的力量,与本土合作夥伴一起开发“中国制造”品牌。去年,通用汽车和日产都推出了类似品牌,初步数据显示,它们的销量都不错,因为一方面有外国制造商的质量保证,另一方面有本土合作方,可以降低成本。如果这个计划得以推行,这批得到外资支持的本土品牌将成为最终走向西方市场的跳板,因西方消费者既看中品质,又希望获得低价。
一句话:大众在中国南方建厂的计划获批对其意义重大,也说明中国希望能打造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的本土品牌。
我饶有兴趣地发现,中国风力发电企业--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周五在香港的首日挂牌交易中便出师不利,收市价比本已非常便宜的发行价下跌了3%,因最近市场传言称中国将停止对风电设备和零件生产商的补贴,投资者对此颇为担心。
实话说,我无法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担心,因为华能是一家发电企业,并不是可能因中止补贴政策而受到一定冲击的设备生产商。很明显,通用电气(GE.N: 行情)和淡马锡等知名企业并不担心华能的前景,因两者均为华能此次IPO的基础投资者。那麽让我们来看看大背景,看看这笔投资为什麽一定会成功:中国制定了在2015年前实现风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的宏伟目标,是现有水平的近三倍。作为中国最大的发电企业,华能势必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添砖加瓦。为获得华能股东的支持,中国政府推出了具有吸引力的风电并网电价,以使投资者能获得较好回报率。
如果中国政府真得希望鼓励风电领域投资,以实现上述目标,那麽甚至还可能提高风电并网电价,以使风电企业获得潜在优势。最终,不看好这家企业的人应该有更好的理由,而不是担心补贴被取消,因华能在未来五年的利润应会强劲而稳定。
一句话:华能新能源香港上市首日表现不佳,不影响它的潜力股地位,因其料会受益于中国宏伟的风电发展目标。(完)
中国目前在稀土生产与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的主导地位反应了北京方面的一大决心:成为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头羊。中国业已提供了一系列慷慨补贴及其他政府扶持政策。它的下一个目标、也是外企特别关注的领域,那就是:战略意义重大、但科技含量不高的铁矿石。任何对钢铁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现在的铁矿石生产由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与力拓等海外企业主导。每年中国钢铁企业谈判新的供应合同时,海外主导地位都让北京痛苦不已,铁矿石成本逐年攀升。为结束这种状况,北京下定决心大幅增加国内铁矿石生产,成全球头号供应国,以满足国内建筑与基础设施行业的迫切需求。据当地媒体报导,中国拟到2015年打破海外矿企的垄断地位,措施之一就是实现国产矿年产达15亿吨--比目前产量增加近50%。同时,北京方面还在推动国内矿商2015年前实现海外铁矿石的权益矿达2亿吨。专家分析称如果顺利达标,到2015年中国对外矿依存程度将从去年的63%降至42%。那麽,它到底行得通吗?我的答案是“YES”,这显然能够削弱国际矿业巨擘影响力。中国拥有丰富的国内资源来达到这一目标,而且过往案例证明对于钢铁等关键行业,自足问题胜过任何经济问题,比如说实现自足所需的成本等等。而且,海外与国内地方政府应该都不会带来任何阻力,因海外政府基本无法抱怨此类国内计划,而地方政府必然欢迎当地获此类新投资。
一句话:中国计划降低对外矿的依存程度,成功机率几乎100%,这将削弱力拓、淡水河谷与必和必拓等国际大企业的影响力。
备注:“中国决心已定”是我推出的迷你专栏栏目,主要探讨中国宏观产业政策动向、成功机率及对业界企业的潜在影响。
大众汽车“南方战略”加速
德国大众汽车进军中国南方市场的努力取得重要胜利,其计划在南方建一个20亿美元合资工厂的项目获中国政府批准,这对于努力想将本土品牌推向国际市场的中国来说,此举也有重大意义。据《中国日报》报导,在拖延了一年後,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终于获批。一汽大众此款电动车品牌定名为“开利”,满足了自主品牌等相关要求,因此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这对于大众来说是其前进的重要一步,大众通过与一汽和上海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大部分市场已有良好发展,但其在富庶的中国南部市场却乏善可陈,日系汽车厂商、比亚迪和广汽集团等当地汽车厂商目前主导南方市场。从更广泛义的意义来说,批准合资工厂,说明中国政府希望能利用外资汽车生产商的力量,与本土合作夥伴一起开发“中国制造”品牌。去年,通用汽车和日产都推出了类似品牌,初步数据显示,它们的销量都不错,因为一方面有外国制造商的质量保证,另一方面有本土合作方,可以降低成本。如果这个计划得以推行,这批得到外资支持的本土品牌将成为最终走向西方市场的跳板,因西方消费者既看中品质,又希望获得低价。
一句话:大众在中国南方建厂的计划获批对其意义重大,也说明中国希望能打造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的本土品牌。
我饶有兴趣地发现,中国风力发电企业--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周五在香港的首日挂牌交易中便出师不利,收市价比本已非常便宜的发行价下跌了3%,因最近市场传言称中国将停止对风电设备和零件生产商的补贴,投资者对此颇为担心。
实话说,我无法理解为何会出现这种担心,因为华能是一家发电企业,并不是可能因中止补贴政策而受到一定冲击的设备生产商。很明显,通用电气(GE.N: 行情)和淡马锡等知名企业并不担心华能的前景,因两者均为华能此次IPO的基础投资者。那麽让我们来看看大背景,看看这笔投资为什麽一定会成功:中国制定了在2015年前实现风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的宏伟目标,是现有水平的近三倍。作为中国最大的发电企业,华能势必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添砖加瓦。为获得华能股东的支持,中国政府推出了具有吸引力的风电并网电价,以使投资者能获得较好回报率。
如果中国政府真得希望鼓励风电领域投资,以实现上述目标,那麽甚至还可能提高风电并网电价,以使风电企业获得潜在优势。最终,不看好这家企业的人应该有更好的理由,而不是担心补贴被取消,因华能在未来五年的利润应会强劲而稳定。
一句话:华能新能源香港上市首日表现不佳,不影响它的潜力股地位,因其料会受益于中国宏伟的风电发展目标。(完)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