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行业需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2015-11-03 | | 10816浏览
过去10年,全球铁矿投资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铁矿总资产年均增长35.7%,铁矿石年产能年均增长18.4%;国外主要铁矿石生产和供应商的投资也快速增长,淡水河谷增长了11倍,必和必拓增长了20倍,FMG增长了近40倍;我国对外铁矿建设投资的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20%以上。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速放缓,铁矿石需求也随之减缓,出现阶段性过剩和调整属于正常。
国家资源安全战略要求保持合理稳定的铁矿石自给率。目前,我国进口铁矿中权益矿量不足10%,且我国对外投资开发的200多个铁矿项目已投产的仅有16个,还大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国家资源安全战略要求保持合理稳定的铁矿石自给率。
正在编制中的《铁矿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铁矿石行业的发展维持了乐观判断,认为当前该行业的调整是长期高速发展后的正常调整,当前该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长期看其发展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规划》表示,未来,铁矿石行业要坚守25%的铁矿石资源自给率底线,实现消耗资源储量与新增资源储量、消失生产能力与新增生产能力基本动态平衡,要提升铁矿石综合保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面对当前铁矿企业存在的困难,政府、行业、企业和行业专家都在积极行动。目前,资源税减免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突破,在资源税以价计征,降低土地、矿权的获取成本,恢复国有大型矿山矿业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制度,加快大项目、大基地建设,提高废石、尾矿综合利用程度,促进绿色矿山建设、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开展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配套措施,深化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已经展开,有些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当前,我国铁矿业有相对完善的产业支撑体系,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开发利用贫铁矿资源的 专有工艺技术,培养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服务体系。数据显示,2014年中矿协会员单位平均物耗仅占铁精矿成本的21%左右,其 他成本如销售、财务、管理等费用都存在较大的降低空间。从劳动生产率看,目前全国铁矿行业的人均成品矿产量约为450吨/年,而淡水河谷这一数据为 5500吨/年。目前市场倒逼,有助于矿山企业积极通过生产模式创新、资本结构优化等手段,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