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仍在“诸侯乱战”
2015-09-25 | | 2516浏览
中国钢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差不多半壁江山。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致力于让消费成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转型拖累铁矿石价格在7月份跌到至少六年来的最低水平。根据报告,澳新银行原预计中国钢材需求会在2020年见顶,如今它已将此时间提前到了2014年。
今年7月,铁矿石价格跌到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出现停滞,但包括淡水河谷在内的全球3大铁矿石巨头,仍然在低成本扩产。
截至9月22日,运抵中国青岛含铁量62%的铁矿石价格下跌了21%,至56.21美元/千吨。
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MG首席执行官NevPower说,中国的钢铁需求已趋于稳定在8亿吨,除此之外,出现任何的需求上升可能是受到政策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增长的影响。FMG每年铁矿石发货量为1.65亿吨。
澳新银行9月21日称,受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去年中国钢铁需求达到峰值,预计2016-2017年铁矿石价格依然会下降。同日,瑞信报告称,中国的钢铁需求,将从2013年的近7.74亿吨下降到2018年的6.95亿吨。
7月中旬至今,铁矿石价格持续保持在50美元/吨以上的水平,除四大矿商可获得可观的利润之外,国产矿和非主流矿亦有较多的量供应市场。数据显示,9月11日当周,国产矿开工率升至48.7%,为过去5周以来最高水平。
此外,通过7月份进口矿国别数据可以发现,在非主流矿的主要进口来源中,除伊朗明显减量外,来自南非和乌克兰的进口矿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考虑到矿商维持现金流和市场份额的需要、自身降成本的努力和汇率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以及矿山自身位置及环境的变化(如部分国产矿本身为钢厂所有,地方政府下调相关税费),预计后期国产矿及非主流矿供应进一步压缩的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