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再次扮演“疯狂的势头”
2015-07-02 | | 2330浏览
随着铁矿石价格跌入谷底,高成本非主流矿与国产矿迎来了一批“退出潮”,从表1可以看出,2015年1-5月,非主流矿进口量同比下降3863万吨,相当 于下降3427万吨(折合成62%品位),国产矿产量同比下降5613万吨,相当于下降2173万吨(折合成62%品位);主流矿进口量同比增加3392万吨,相当于增加3283万吨(折合成62%品位)。可以发现,非主流矿与原矿减少的量大于主流矿增加的量,一共减少了2317万吨(折合成62%品位) 铁矿石的供应。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前两个月里,非主流矿与原矿的退出力度高于预期,抵消了主流矿供应的增量。
总体来看,钢厂方面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在联合限价、联合提价都措施无果的情况下,亏损加大将倒逼钢厂开始减产。从对于全国163家样本钢厂调查的数据来看,钢厂出现了减产端倪,高炉产能利用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影响的产量开始上升。一旦钢厂选择大幅度减产,那么对于铁矿石的需求将形成较大影响。
7月流火的季节,本就是钢材市场的淡季,叠加钢材下游需求低迷与紧张的地方财政,将进一步拖累钢材市场。数据显示,2015年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 比增长11.4%,增速较1-4月下滑0.6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8.1%,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1%,增 速回落0.9个百分点。基建及房地产等主要下游用钢行业数据的下滑,可以看出国内钢材需求仍十分疲弱。虽然近期楼市销量有所回暖,但仍处漫长的去库存的状 态,对于钢材需求拉动有限。
由于铁矿石需求萎缩力度小于供应退出力度,在这种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仅依靠供应明显减轻的紧平衡供需状态,推动了矿价迎来一波反弹。然而,这样的平衡是脆弱的,也是暂时的。从矿山增产计划及发货量与到港量情况看,后期主流矿供应或有明显增加,而非主流矿及国产矿的退出也不会再像之前那般惨烈,在这种情况 下,铁矿石的供应端将会从趋紧转为宽松。此外,近期钢材终端需求难有明显好转,成本负荷外加需求低迷,选择减产检修的钢厂将越来越多,减产将导致铁矿石需求减少,供过于求的矛盾将再次凸显,从而进一步打压铁矿石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