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普氏指数铁矿石定价模式遭质疑

2010-07-22 | 中木财经 | 2899浏览

中国企业对矿石指数不了解,之前也似乎没有了解的必要.可就在数月间,所有的钢厂都要依赖它来决定自己的成本价格了.经记者调查发现,普氏指数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指数",甚至亦非当日成*Jiao*价的加*Quan*平均值,而仅是一个"估价".


"普氏指数最准确的表述应该是'价格评估'.只是行业采用我们的估价作为制定合约价格的基准,因此产家和用家往往将其称为'指数价格'."对于普氏能源资讯普氏金属集团市场报道总监 Franci Browne来说,他要向钢厂做的第一个解释,就是普氏的真正*Xing*质.这些钢厂有些已经与他们联系多次,还有些甚至已经是他们的信息来源,但真正了解这个指数编制方法的,却很少.


Browne对本报记者介绍,普氏拥有一份参与现货市场*Jiao*易的机构名单,包括矿山,贸易商,钢厂,货运商,金融机构等在内,据称有几百家.他们被称为普氏的"询价对象".


每个*Jiao*易日,普氏的编辑人员都会与其中一些参与现货市场*Jiao*易的对象联系,询问当天的*Jiao*易*Qing*况,比如"22日有多少单*Jiao*易",或者"对22日的价格怎么看". 这种询价通常采用电话或者网络的方式.


北京/新加坡时间下午6点30分,当天*Jiao*易结束,普氏的编辑就会根据全天询价*Qing*况及*Jiao*易结束时的*Qing*况,选取出被认为在当天"最有竞争力的","可以实现成*Jiao*"的价格.


"我们每天与一组核心业者*Jiao*流,他们都是长期活跃于现货市场的钢厂,贸易商和矿山."Browne对记者表示,有些"特别活跃"的询价对象是每天都会联系的,有些则可能因为参与度不高而相对联系较少.当被问及"询价对象中,矿山,钢厂和贸易商各占有多大比重"时,Browne对本报记者表示:"普氏能源资讯关注的是信息质量而不是数量."


也就是说,普氏最终公布的每日矿石价格,是在工作人员打电话给询价对象咨询当日的成*Jiao**Qing*况或者对趋势的看法后,进行综合考量得出的一个"估价".当天也可能没有一笔*Jiao*易以该价格完成实际的成*Jiao*.普氏方面解释,之所以不用当日的全部成*Jiao*均价作为最终报价,是为了在可能全日都没有一笔成*Jiao*的*Qing*况下,也能根据询盘和报盘*Qing*况得出最终的价格数据."铁矿石市场不像股票市场,每日都有大量的*Jiao*易完成.此外,铁矿石的品质也并不统一,我们必须通过一定标准下的评估,来*Fan*映当日的价格趋势."Browne表示.




是否公平


对于一个价格指数,或曰"价格评估"来说,各询价对象提供的信息会在最终报价中占据多大比例,是最核心的因素.


曾经有市场传言,在三种指数中,普氏在报价里给予矿山的份额是最高的.此外,虽然以淡水河谷为代表的主流矿山曾在上海公开表态,三家铁矿石指数,钢厂可以自行选择,但更多的信息显示,若需要推荐,他们首选普氏.普氏与三大矿山之间的关系,不能不引起外界诸多猜测.


"事实上普氏与三大矿并不存在合作关系.他们只是我们的询价对象之一."对上述疑问,Browne向本报记者强调,普氏的询价对象乃是在现货市场中活跃的主体.而由于三大矿山在现货市场中并不活跃,因此普氏*Fan*而"可能更多地与其他市场业者*Jiao*谈".


"相比之下,普氏联系更为紧密的应该是印度矿山.此外,澳洲,乌克兰等非主流的矿山也是我们经常的询价对象."Browne说.


虽然着力澄清指数本身与三大矿的"合作关系",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铁矿石供应市场的垄断力量,三大矿山在其中的影响力根本无法忽视.


三大矿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铁矿石供应市场,其发货量直接影响市场的供需平衡,就算他们很少参与现货市场的*Jiao*易,也是现货市场价格实质上的主导力量.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该人士认为,不管矿山与指数机构之间是否的确保持相对"Du**立"的关系,在这样的一个供求机制下,无论是否参与"现货*Jiao*易",对垄断的一方而言都是有利的."主流矿山对指数价格的影响,不需要体现在是否成为经常*Xing*的询价对象,而更多是机制上的,深层次的力量."


那么在询价中,钢厂究竟有多少,处于什么地位Browne表示,普氏所联系的中国公司既有国有也有民营企业,规模不分大小."钢铁业内的公司数以千计,但只有一小部分活跃于市场之中."Browne说.


据了解,在普氏的询价对象中,规模偏小,长协矿量不足,从而经常参与现货矿*Jiao*易的钢企占了询价对象中的大多数.而宝钢这样几乎全部购买协议矿的超大型钢企,普氏接触的很少.


在业内看来,普氏的询价范围,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由于强调"参与现货*Jiao*易"和"活跃"两个因素,普氏的信源不可避免地更多体现出小而分散的特点.最活跃的那部分市场主体,可能不是矿山也不是钢厂,而是处于中间阶段的贸易商.河北唐山一家年产量400万吨的民营钢企的进出口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钢厂来说,他们最希望能够直接了解到矿山与钢厂之间的*Jiao*易价格,而非在众多贸易商手中数次转手后的估价.


而铁矿石最终的消费主体,如宝钢这样的大中型企业,却可能因为"并不活跃",而在询价中缺席.


"像宝钢这样的大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虽大,但要影响指数很难."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矿石的供应市场是垄断的,因此三大矿不参与现货市场也可以影响价格.但矿石的需求市场却非常分散.大钢企可能可以通过一些周期*Xing*的购买来部分的影响市场心态,但它们没有矿山那么大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即便在询价亦即矿石指数的形成机制中缺席,最终使用这一指数进行矿石成本核算的,却正是宝钢这样"并不活跃"的企业.这成了一个悖论.且在拥有越多长协矿量的大钢厂身上,就体现得越明显.


现在现货与长协之间的定价又呈现出既紧密相关,又相对滞后的特点.也许可以通过机制来对其间产生的偏差进行修补,但毫无疑问,目前的游戏规则的设定——比如矿石指数的编制——掌握在别人手中.


齐鲁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笃慧对记者表示,也许对于中国钢企来说,在矿价指数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定价核心的*Qing*况下,目前可做的,只能是通过更多参与指数的编制过程,来争取话语*Quan*,来为自己争取可能的*Quan*益.虽然,这部分空间看上去相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