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矿成本优势渐显 国内中小矿山减产明显
2014-06-13 | | 1423浏览
铁矿石供过于求已是市场共识,当前价格早已跌破年前大多机构的预期。5月中,铁矿石价格跌破100美元/吨后,近期均在90美元/吨上方徘徊。这样的价格也已经跌破不少国内矿山的承受底线,以至于中小矿山出现了明显减产的迹象。
市场过剩超出预期 铁矿石价格下滑明显
根据Mysteel进口矿价格指数显示,截至6月12日,62%品位的澳洲粉矿报90.75美元/吨,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跌2.25美元/吨,较年初跌幅达32.78%。从历史数据来看,今年的铁矿石价格呈下行之势,仅在3月末4月初之时出现了短暂的反弹。
业内人士均认为,铁矿石价格的下行与铁矿石供过于求密不可分。各大矿山于今年纷纷增产已是不争的事实,FMG实现年产能1.55亿吨;力拓提前实现铁矿石年化产量2.9亿吨的生产率目标;必和必拓Jimblebar铁矿项目顺利投产,年产能提高至2.2亿吨。此外,其他矿山企业亦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举措。
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今年的铁矿石进口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的增加。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铁矿石进口38266万吨,同比增长6059万吨或19%。
必和必拓、力拓、FMG所在的澳大利亚,今年以来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增幅明显。根据钢联云终端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从该国进口的铁矿石累计增幅达到了32.78%。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粗钢产量增幅不如往年强劲显得相对平稳。统计局数据显示,前4个月国内粗钢产量同比增加2.7%。
铁矿石需求增速放缓,供应大幅增加,以及近期热炒的融资矿事件等,使得矿石价格一路下滑,这也使得不少投行机构大幅看空铁矿石。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均认为,铁矿石几乎是今年全球表现最差的资产,然而铁矿石的熊市可能远远没有结束。
摩根士丹利表示,铁矿石市场过剩的到来超出此前的预期,预计未来几年这种状况都很难有太大缓解,并下调今年的铁矿石平均价格至105美元/吨。高盛对今年下半年铁矿石价格的预测也仅为103美元/吨。
触及国内矿山成本线 减产之声渐起
在“我的钢铁网”连续的调查中发现,70家样本矿山的库存不断升高,6月12日当周为122.71万吨,仅较不久前创出的历史高位略低0.1%。
分析称,由于外矿的价格优势,让国内钢铁生产企业的内矿采购有所停滞,而外矿配比有所提高。“我的钢铁网”数据显示,6月5日当周,64家样本钢厂平均使用进口矿配比为89%,较前一次统计增2%。
其次,是由于矿价低迷,跌破国内部分矿山的生产成本线,矿山的囤货意愿有所加强。
当前的铁矿石价格对于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FMG等国外矿山而言仍具有较高优势,但相对于国内成本较高的矿山已是难以应对。
低迷的价格,低迷的成交,低迷的市场心态,使得不少中小矿山选择了停产、减产。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铁矿生产企业众多,多数中小矿山以短期利益为主,跌穿心里承受底线即会选择减产停产,而对于国有大型矿山来说,在80-100美元的低矿价下仍能生产。
据悉,上述70家样本矿山的开工率为62%,较前一次调查(5月30日)大幅下降5.9%,今年以来,矿山的开工率延续去年四季度走势,保持下降之势。
此次调查发现,中小型矿山停产减产现象愈发明显,开工率分别降至39.8%和24.8%,其中华北地区下降最为明显。此外,有消息称,唐山周边中小民营矿山停产的接近90%,停产情况已经达到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水平。
全国范围内中小型矿山停产减产已成为普遍现象,大矿减产也初现端倪,分析师表示,内矿供应或出现下降,但力度与时间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