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铁矿石采购体制混乱是长协崩盘祸因
2010-05-11 | | 2604浏览
虽然仍旧口径一致地抨击三大矿商不公平定价机制,但在9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全球钢企的声音已经不是那么统一了。新日本制铁原会长三村明夫就将铁矿石长协崩盘的祸因直指中国,认为中国所独有的现货市场是铁矿石长协机制瓦解的导火索。
“谈判肯定是不公平的,我们希望三大矿商可以更多地考虑铁矿石供需双方的长远利益。”当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轮值会长、武钢集团董事长邓崎琳还在对三大矿商今年的粗暴定价表示不满时,同为发言嘉宾的三村明夫则提出——作为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中国钢铁业需考虑一下应该尽到什么样的责任。
三村明夫认为,中国目前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国内过剩的产能,特别要淘汰环境消耗过高的小规模生产设备;其二,应实现有秩序的钢铁原材料采购体制;其三,减少以二氧化碳为首的温室气体排放。他表示,上述问题不仅是中国国内的问题,同时也是全球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世界钢铁行业的稳定成长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三村明夫的这番表态矛头直指中国钢铁业,他在会后回答提问时表示,中国所独有的铁矿石现货市场给了三大矿商推翻年度长协及大幅涨价以口实,而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另外,他建议中国钢企加强与矿山企业的合作,与矿山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的长期铁矿石关系。
面对日方的指摘,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随即回应道,尽管有很多现象不合理,但中国的现货市场事实上已经存在,我们也在探讨反省。他认为,铁矿石谈判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僵局,有两方面原因:其一,现阶段铁矿石的供应能力与钢厂的发展能力,尤其是与中国钢铁发展能力不匹配;其二,三大矿商形成的产业控制度能够控制矿山开发进度,势必会造成供求关系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