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案”尘埃落定疼痛难消

2010-05-01 | 华媒网综合 | 10362浏览

  力拓案暂时落下帷幕。然而7000多亿的经济损失无法挽回,中国钢铁行业所处的被动地位也难以扭转。

    涉及众多中国钢企的力拓案近日宣判:力拓原中国区首席代表胡士泰以及力拓中国三名员工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到七年不等;宝钢、首钢等钢企的相关负责人也都依法接受调查。力拓案暂时落下帷幕。然而7000多亿的经济损失无法挽回,中国钢铁行业所处的被动地位也难以扭转。

    泄密谈判 让中国吃大亏

    不同于其他跨国公司商业黑幕带给中国商业的伤害,铁矿石连年败北,价格暴涨六年,累计涨幅高达400%,中国钢企始终被他人尤其是被铁矿石供应商牵着鼻子走的结果就是屡创新高的全行业的亏损。

    在2002年以前,中国因为进口量小,在铁矿石市场几乎没有发言权;但是,自2003年起,中国成为最大进口国以后,依然得不到发言权,影响不了谈判局势。每次谈判都以中方失败告终,不得不屈从对方高额要价,世界三大矿山巨头每次都似乎号准了中国的脉搏,对中方的底牌了如指掌,无论中方怎么努力,都如同孙悟空始终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这是因为外商始终掌握着中国的商业机密。

    这些“机密”包括:原料库存的周转天数、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吨钢单位毛利、生铁的单位消耗等财务数据,此外钢铁企业的生产安排、炼钢配比、采购计划等也属于企业内部资料。由于资料的泄露,导致底线被对方熟知。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度铁矿石涨价幅度为71%,2006年度为19%,2007年度则是9.5%,2008年更是高达96%。迫使中国钢企在近乎讹诈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上多付出7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沉重代价,相当于同期中国钢铁企业利润总和的2倍多,澳大利亚GDP的10%。

    力拓案重重黑幕

    随着力拓案的最终审判,我们也揭开了力拓是如何获取身上也机密的,其手段相当本土化。

    ■通过关系贿赂

    通过百度搜索胡士泰的一些行程可以发现,胡士泰几乎每个月都与下属一起到钢厂考察,这其中不仅包括宝钢、首钢、莱钢等钢企巨头,也包括新钢、萍钢、敬业等中小钢铁企业。而只要胡士泰到访,各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一定会出面隆重接待,有中型钢企甚至在胡士泰到访后表示:(与力拓合作)为集团向国际化钢铁企业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力拓案后,首钢集团负责铁矿石进口业务的谭以新、山东莱芜钢铁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国际海运部负责人王洪九两人,因“涉嫌向胡士泰等人提供情报”被有关方面“带走”协助调查。另一家国内大型贸易商的一位高管也被有关部门带走。

    法航空难事件中,本钢几位高管遇难,但本钢一个核心领导与辽宁省一位高层领导却因为绕道韩国而幸免于难,但本溪当地已经传出这位本钢核心领导被相关部门调查的消息。

    业内分析师表示,调查将扩大至其它大型钢铁公司,可能包括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宝钢。负责铁矿石谈判的组织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也有多位人士接受了有关部门的“审查”。

    事实上,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就曾爆出过所谓的“奥运包厢”事件。当时,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中的另一巨头必和必拓邀请包括宝钢在内的国内各大钢企、有色金属企业的高管观看奥运比赛以“培养感情”,出手极为大方。矿山企业和钢铁企业的“感情沟通”非常紧密,除正常的“业务提成”外,很多矿山逢年过节都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打点。这种打点不仅针对中高层,对涉及具体业务的中层人士也不放松。

    ■非法挖人

    据了解,力拓从全国各大钢厂和政府部门高薪“挖”有政府公关人员、中国钢铁专家、中国矿业专家等“人才”,除了首钢以外,还有多家国内钢厂和铁矿石贸易商遭到调查,一些在力拓中国区就职的员工此前曾在国内钢厂工作过。

    此前曾供职于五矿集团、莱钢集团等公司的一些人员目前也有供职于三大矿山公司之中,这些人对中国钢铁企业非常了解, 济钢此前一位做矿石的高层到力拓中国区任职,成为该公司中国区一名高管,且是位“实权人物”。

    从国内钢铁企业“挖”人不仅是力拓实行的措施,另外两大矿山公司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也从中国钢铁行业和政府部门,高薪“挖”走一些与政府官员熟悉、对中国钢铁非常熟稔的专家。这些人为力拓采取不正当手段,通过拉拢收买,向中国钢铁企业人员套取国家情报,提供了人脉基础。

    巨大利润诱发行贿

    “常在河边走,不得不湿鞋”,在国内严重扭曲的铁矿石进口机制下,很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并日益仰赖进口铁矿石。此后,为规范铁矿石进口秩序,政府对进口铁矿石行业实行资质限制。目前国内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共112家。各大钢厂纷纷成立矿石贸易公司,将多余的铁矿石倒卖给买不到矿的中小钢厂,牟取暴利。

    ■深层原因

    大钢厂和小钢厂的地位不平等,在严重不均衡的供需关系下,握有垄断资源的大钢厂以及相关的业务部门人员,都有着巨大的套利空间。而此时力拓的大门向小钢厂及钢铁贸易公司开启,胡士泰、葛志强等人有推荐长协客户之力,这引来诸多国内企业公关。

    中国钢铁业内部的混乱关系没有理顺,很难做到中钢协一再呼吁的“一致对外”,一致对外的基础是一致的利益,而国内钢铁业内部的利益就不一致,到了铁矿石谈判时必然是相互拆台。各自为自己的利益奔走,甚至不惜行贿或泄密以获得购买权。

    目前,中小钢企无法拿到价格优惠的长协矿,只能从有进口资质的贸易商手中获得二手价格。而国内贸易商拿到进口额度不是赚取佣金,而是以现货高价出售。这使得像日钢等中小民营钢企生产状况比国有企业更加恶劣。显然,如果能从力拓这样的国际巨头手里获得稳定的铁矿石来源事关生死。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日钢要向力拓行贿。

    中国涉案企业居然这么多

    河北敬业公司与力拓新加坡公司签订了为期五年、每年100万吨的长协。为使河北敬业公司成为力拓公司长协客户,其负责人李明慧直接给了胡士泰100万元人民币。

    唐山国丰公司与力拓新加坡公司签订铁矿石销售协议。其总经理张震称:在此过程中,胡士泰提出要分30%作为好处费。通过第三方转账受贿人民币546万元。

    四名被告中,捞钱最大胆的当属力拓上海代表处销售主管王勇。仅向日照钢铁公司董事长杜双华就索取了900万美元,还收受人民币300万元,合计人民币6822万元。此外,王勇还在现货供应、船期安排、运费调整等方面为日照钢铁公司提供了大量帮助。

    香港泛亚总经理高翔在刘才魁的安排下,以山东石横特钢公司名义参与力拓的现货竞标。每次招标前,刘才魁告知高翔招标的底价和其他买家的出价情况。2008年上半年,竞标成功后,高翔从个人汇丰银行账户提取了15万美元汇入刘才魁提供的香港汇丰银行账户。

    王勇还收受天津荣程公司董事长张祥青300万元人民币,至于利益交换,王勇为天津荣程谋取的利益仅在于多装运了铁矿石。

    力拓案涉案中国企业有20余家,其中鲜有国有钢铁企业行贿,行贿者多为民营钢铁企业和贸易公司,不乏“中”字头的国企贸易商身影。这些贸易商或行贿,或泄密,都只为从处于市场强势地位的力拓得到便宜的铁矿石。

    相关链接

    力拓案案件历程

    2009年7月5日,胡士泰、王勇、葛民强、刘才魁等四名力拓员工,被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刑事拘留。 2009年7月9日,上海市国家安全局称,胡士泰等4人采取不正当手段刺探窃取中国国家秘密。

    2009年8月11日,胡士泰等四人被正式批捕时的罪名则降格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贿罪”。

    2010年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胡士泰等四人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一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0年3月22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胡士泰案。力拓案4人总受贿额逾8000万胡士泰占600万 最高可判刑15年。此次案件的公开庭审只局限于受贿诉讼。

    2010年3月29日下午对力拓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力拓原中国区首席代表胡士泰以及力拓中国三名员工王勇、葛民强、刘才魁四人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分别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到七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