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商与日本钢企达成铁矿石价格初步协议
2010-03-23 | 中广网北京 | 4190浏览
面对巴西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和力拓三大矿商的漫天要价,中国、欧盟和日本的钢铁企业一直以来都有些束手无策,但为什么是日本的钢铁企业首先达成了初步协议呢?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与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何维达,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这与日本在世界矿商中是股东、具有发言权有关。
何维达:“他们实际上持有澳大利亚力拓、巴西淡水河谷的股份,是其中的股东之一。中国跟日本不一样,虽然是世界上铁矿石的最大消费国,但不是股东,对三大铁矿石生产商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而日本是有发言权的。”
何维达说,日本钢企既是铁矿石的消费者,又是世界矿商的股东。面对不断高涨的铁矿石价格,作为消费者,他们当然希望低价格,但作为股东,他们又能够从高价格中得到好处。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分析,两相折算,他们的损失要比中国等国家小得多,能够达成妥协也相对容易些。他算了一笔账。
刘海民:“日本很多的钢铁公司持有海外矿山的股份。假定矿石涨价1美元,他们通过投资收益大概能够拿回0.5美元,而中国尽管这些年也到海外投资、收购矿山,但只能拿回0.1美元。”
按照惯例,这些年谈成的铁矿石价格协议,都是约定俗成的长期协议价。也就是每年谈判一次,确定下一年执行的价格。一旦达成协议,全年都按照这个价格交易。然而,日本钢企和三大矿商达成的这个初步协议,却不是长期协议价,而是变成了与现货市场挂钩的短期合约。何维达认为,现货市场价格相对于这几天三大矿商提价100%的长期协议价来说,当然要好一些,但是对中国仍然不利。
何维达:“三大铁矿商现在对长期协议也不愿接受了。因为目前是经济复苏时期,世界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很大,如果在2009年经济衰退的时候谈好了长期协议价,他们觉得很吃亏。但如果现在按照涨价100%的长期协议价来谈,中国、欧盟等国家也不愿意接受,所以现货价格就相对容易接受了。比如说,今年现货市场价格涨了,就按涨的价格谈,明年的价格跌了,就按现货市场跌的价格谈。实际上,这对欧洲来讲更有利,反正他们的生产消费不如中国,但是中国就有点着急。中国还是希望谈出一个合理的长期协议价格来,因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还是有比较快的增长,钢铁需求也是比较大的。”
实际上,现在还不能说,日本钢企达成的初步协议,就意味着最终协议,目前双方仍然有一些重要的障碍有待解决。刘海民说,中国和欧盟还是希望日本能够发挥作用,最终达成一个合理的价格。
刘海民:“十几年来,日本的企业谈成的相对来说比较多。那么谁先谈成,大家就会跟着这个价格来。”
在关注谈判的同时,中国许多钢铁业内人士也呼吁,不能将命运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提高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最好的方法是减少进口。如果国内自产的铁矿石能够大幅度提升,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对于上述报道中提到的减少进口,增加自身产能问题,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了近年来一些铁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在辽宁鞍本、河北东部、山东兖州、四川攀西、安徽庐枞等铁矿集中区,已经累计探明铁矿资源储量近100亿吨。此外,在我国西部地区还开拓了一批新的铁矿远景区。
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指出,近年来我国铁矿资源供应能力明显提高,铁矿石原矿产量从2003年的2.6亿吨增加到2009年的8.8亿吨,国产铁矿自给率稳步提升。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指出,2010年中央财政新增50亿元用于加强矿产勘查的基础性工作,另外投入30亿元用于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