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案渐收尾 相关公司或受罚
2010-03-05 |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8814浏览
![]() |
|
引人注目的力拓“间谍门”事件又有了新进展。
最新消息称,公诉机关除了已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巨头力拓公司员工胡士泰等4人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罪提起公诉外。受牵连的首钢、莱钢员工也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其中一人被起诉罪名确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罪。
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力拓员工四人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据悉,力拓相关人员被认定的犯罪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一直关注此案的东南大学法学院律师张马林表示,如果胡士泰等人受贿、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不仅与钢企员工的个人行为有关,也属公司授权行为,相关公司将被追究相应刑事责任,包括罚金等。
“即使相关公司否认,但如果公安机关在调查中发现,其员工行贿、差旅费用得到公司报销,可以作出合理推定。”张马林强调称,相关公司被罚金额由行贿数额、损失大小等综合确定。
“不排除个别钢厂为了获得矿源,不注意自身行为。”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钢铁分析师赫荣亮表示,力拓间谍案只是让力拓稍微“消停”了一会,其他矿企在中国依旧强势。力拓间谍门最大的获益者,是矿企。
赫荣亮表示,间谍案对矿企的影响十分有限,他举例称,铁矿石现货市场那么疯狂,谁在操盘?“很明显,是国际矿企。矿企利用手中筹码,先是媒体放风,后要挟涨价,不停挑战中国钢企的价格底线,这样的把戏,矿企玩起来得心应手。”
要挟变成现实,3月2日,必和必拓单方面通知我国一些钢厂要求把长协矿临时结算价格提高40%。
《国际金融报》 (2010-03-05 第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