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中方不跟首发价仍受益

2010-02-11 | | 2871浏览

  2月10日上午消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与三大矿山的铁矿石谈判正在进行。钢铁业权威人士今天告诉新浪财经,去年中国未跟随日韩首发价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在进口成本上节约了上百亿美元。

    中钢协在报告中指出,2009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具有代表性的炼钢生铁综合平均制造成本比上年下降28.46%,综合平均炼焦煤采购成本下降24.66%,冶金焦下降25.21%,国产精矿粉下降47.11%,进口矿下降34.19%。

    罗冰生特意指出,国内钢厂进口铁矿石的到厂成本费用下降34.19%,这比日韩与力拓公司去年达成的铁矿石长期协议首发价格还要低两到三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中国钢厂通过市场调节仍然获得了较大幅度的采购成本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测算结果表明,中方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FMG达成的“中国铁矿石价格”(降幅35%)是符合中国市场情况的。

    上述权威人士认为,反思一下宝钢及中钢协去年的行动,虽然中方钢企没有跟随日韩首发价,但中方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中方不跟,矿石结算价格仍按首发价,钢企没有损失,三大矿山也不可能给中国高于首发价的价格,中国大买家的优势正在于此,三大矿山虽然很强势,但在这一点上他们也不敢得罪中国的大中型钢厂。”该人士说。

    罗冰生表示,去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增加1.84亿吨,而铁矿石真正的缺口是9200万吨左右,有8500万吨的超需求进口,对外依存度大概为62%左右。

    上述人士分析,中国钢企去年大幅度超量进口的重要原因是前三季度国际铁矿石价格大跌,现货价格甚至低于长协矿价格,大批企业低价采购备库,为降低成本获得盈利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仅此一项估算中国钢铁业就节约了上百亿美元。

    “但这种市场形势再现的机率并不大,中国想在谈判中获得主动,着眼于长远练好内功才是王者之道。”他说。

    罗冰生也强调,持续混乱进口铁矿石局面给谈判带来了不利影响,下一步中方将认真做好规范进口铁矿石的相关工作,一是积极推进统一铁矿石价,二是解决中小企业没有进口资质的进口问题,推行代理制;三是对现有进口资质企业提高门槛,减少企业数量,四是推行进口铁矿登记备案制度。